• 奇珍海鲜 黄鱼领衔

    1、大黄鱼的品种:

    大黄鱼(拉丁文名:Larimichthys crocea、英文名: Large yellow croaker )属鲈形目、石首鱼科、黄鱼属,俗称黄鱼、黄花鱼、黄瓜鱼等,为北太平洋区系中暖温性鱼类,具有明显的生殖产卵洄游习性。

    2、外观特征:

    体色金黄,麟似龙甲,体硕形美,唇若橘红,鳍如刀锯,尾似火焰!

    千年国鱼,海味之冠

    《隋炀帝》

    早在公元582年,大黄鱼因其珍贵与美味已被列为贡品。隋炀帝杨广更是将大黄鱼制成干品,尊称为“黄金食品”。

    《吴地记》

    据唐代陆广微所著的《吴地记》记载: “王归,会群臣索,余鱼俱已曝干,其味美,因书美下著鱼,是为鲞字。鱼作金色不知其名,见脑中有骨如白石,号为石首鱼(大黄鱼的别称)。”

    《本草纲目》

    明代李时珍所著的《本草纲目》中对大黄鱼也有详细的描述:“生东海中,其形如白鱼,扁身,弱骨,细鳞,黄色如金,首有白石两枚,莹洁如玉。”。

    鲜美营养,浑身是宝!

    大黄鱼一直是我国沿海传统的滋补海产品,因肉质鲜美,营养丰富,位列我国“四大海产”之首。

    肉质爽滑
    细嫩无刺

    形如蒜瓣
    肉如白雪

    鱼肉清甜
    汤汁鲜美

    肉质特点:

    营养价值:

    优质海洋蛋白,富含EPA、DHA、牛磺酸, 助益大脑发育与心血管健康。

     

    药用价值:

    鱼肉、鳔、耳石(鱼脑石)、胆汁、精巢均可入药,鱼肉健脾开胃,鱼鳔润肺止血,耳石清热利尿,具有健脾开胃、安神止痢、补气填精等功效。

    深海大黄鱼是海中瑰宝,承载着千年的中华饮食智慧。古人常以“形如金龙,贵如黄金”来形容它的尊贵。大黄鱼是皇室御膳的甄选食材,也是百姓宴席的头菜佳肴,素有“黄鱼一上,黄金万两”的吉祥寓意。三年以上的深海大黄鱼作为高端食材,每一尾都显得弥足珍贵。

    大黄鱼的饮食文化追溯至隋朝,在千年的历史长河中,黄鱼以其细腻的肉质、鲜美的口感,成为了餐桌上的至尊之选。从古至今,无数文人为其挥毫,无数大厨将其烹制出各种美味。黄鱼不仅承载了人们对美味的无尽追求,更见证了中华饮食文化的辉煌历程。

  • 大黄鱼从自然捕捞,走向深远海野养,标志着我国海洋渔业的一次重大转型升级。这一变革不仅缓解了野生资源压力,更通过科技创新实现了大黄鱼养殖的可持续发展,为大黄鱼产业注入了新活力,开启了“野养替代”的新篇章。

    从敲罟捕捞 到深远海养殖!

    大黄鱼产业发展的6个阶段

    60年代以前:自然捕捞阶段

    敲罟(gǔ)捕捞源自潮汕,通过敲打竹板产生声波震动,让大黄鱼昏死,从而一网打尽。50年代全国推广后,因对鱼群过度捕捞,于1963年国家发文禁止。

    70年代:过度捕捞阶段

    1974年,大黄鱼到东海渔场集中越冬,江苏,浙江,福建,上海市三省一市,共调集渔船5000艘进行集中围捕,过度捕捞让大黄鱼年产量骤降至不足千吨,几乎濒临灭绝。

    80年代开始:苗种突破阶段

    1985年,福建宁德进行大黄鱼人工育苗和海区养成技术研究,并突破了大黄鱼全人工繁殖技术瓶颈,实现了规模化育苗。

    90年代开始:近海网箱阶段

    1993年,突破了大黄鱼人工养殖关键技术,商品鱼养殖周期从3年缩减至2至1.5年左右
    1996年开始,大黄鱼养殖进入大规模商品化养殖阶段,并在福建、浙江、广东等省份推广,使大黄鱼种群得以重生。

    2000年开始:深海养殖阶段

    在离岸200米的海域内,使用插杆和围网构建相对封闭的养殖环境,最大限度地扩大大黄鱼的生存活动空间,同时利用天然的海域环境和资源,使得大黄鱼能够在接近野生的环境中自然生长。

    2021年以后:野养重生阶段

    2021年,山海悠渔万吨级深远海智慧养殖平台,在定海湾海域下水。它一改传统网箱养殖抗风浪能力差,养殖区在近海弊端,将离岸距离提升到5公里以上。通过配置视频监控;鱼种、水质、海流气象监测;5G通信、水下机器人等设施,实现智慧养殖,成为最接近野生大黄鱼的养殖模式。

  • 四种大黄鱼养殖方式对比

  • 食材上乘,菜肴自美!

  • 大黄鱼真的越大越好吗?

    大黄鱼的品质非由单一的重量指标衡量!而是要看大黄鱼的养殖时间、养殖环境、养殖方式等综合因素。比如:大黄鱼进入野化阶段“一年不涨一两肉”,肉质非常紧实,优质深海蛋白更加丰富 。而非野化养殖的大黄鱼,虽然2-3年就能长得很大,但肉质松散,脂肪含量过高,味道与口感相较野养大黄鱼千差万别。

     

    人工饲养的不如野生大黄鱼?

    野生大黄鱼之所以能卖到天价,是得益于其稀有,而非品质!用深远海平台技术饲养的大黄鱼,已无限接近野生大黄鱼的生长过程。并且,整个养殖过程绿色安全,品质可控,吃得更放心。

     

    冰鲜大黄鱼不如生猛海鲜?

    冰鲜大黄鱼,从海水捕捞上来的瞬间就放入了0℃冰水中急速冻晕大黄鱼,最大程度保留了海鱼的鲜美新鲜,并在30分钟内于海面完成规格分拣。冰鲜大黄鱼在0℃ ~ 4℃之间进行保存,10天以内都能锁住鲜美,味道相较生猛海鲜同样出众。

    深远海野养大黄鱼 让顾客用舌尖投票

黄鱼品鉴

LONG LIN HUANG